媒体印象

2015年1月6日《张家口日报》民生社会版报道我校爱心故事:杨浩,我们等你回来

作者:外宣办 发布时间:2015-01-08 点击数:3300

 

爱心故事 17岁少年突患白血病,学校师生爱心募捐善款6万余元,深情呼唤——
杨浩,我们等你回来
 
 

记者 段晓芳

  1月5日10点,市职教中心天津春考37班教室外,班主任梁海燕来来回回走了好几圈,看看那个熟悉的号码,几次想拨出去,犹豫,再犹豫,期待?害怕?咬咬嘴唇,下定决心,按下绿色键。
“喂……”电话那边,学生杨浩的父亲低沉的声音响起。梁海燕鼻子一酸,眼泪就要涌出,强自镇定,努力平缓声音:“杨浩,好些了吗?班里孩子们都挺牵挂他……”那边,杨浩父亲介绍,第一期放化疗已经结束了,为了省些钱,暂时回宣化家中休养,15号再到北京进行第二期放化疗。
杨浩是春考37班学生, 今年17岁,宣化区人。2014年12月,杨浩确诊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他的病情牵动了市职教中心所有师生。

厄运突袭
  杨浩的妈妈张明辉清楚记得,那是2014年12月5日傍晚6点多,儿子打电话说两肋下方有点疼。
“是不是拉伤了,要是严重明儿请假回来,妈带你去医院看看。”杨浩是班里的体育委员,平时爱运动,张明辉以为孩子只是普通拉伤。
第二天一早,杨浩再次给妈妈打电话,他说高烧一直没退,想回家。8点多,杨浩回家。张明辉带着他去了宣化区红十字医院,血项结果一出来,医生要求再次抽血,加急出结果。
“去市里吧,情况不好。”结果出来,医生的话让母子俩都懵了。
随后,他们直奔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生初诊是白血病,需要做骨穿确诊,要张明辉做好心里准备。
下午,杨浩高烧39度多,持续不退,张明辉心沉到谷底。
结果出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医生建议到北京治疗。
2014年12月11日,杨浩开始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背着孩子,张明辉几乎哭干了眼泪,医生告诉她,前期要做4次化疗,一次大约需要6万元左右。而骨髓移植费用大概需要80万左右,不包括前期配型的体检费、检验费,后期的排异治疗费、药费等。
“孩子还这么年轻,他的人生还没有开始,我不能眼睁睁就看着,尽最大努力吧 ,希望能有个好结果。”张明辉回复学校老师的信息里这样说道。

不要怕,我们和你在一起
  2014年12月24日,春考37班,没有平安夜的欢声笑语,静默中偶尔有女同学低低地抽泣声。黑板上原本应该写着的“圣诞节快乐”,改为一行大大的“杨浩,我们等你回来”。讲台上,只有一个孤零零的捐款箱。圣诞联欢改成了捐款仪式,孩子们将1元、2元、10元、20元,甚至上百元的钱郑重地放入捐款箱。
随后,梁海燕拿着手机,想拍一段视频祝福杨浩节日快乐。全班学生相拥着,笑对镜头大声呼喊“杨浩,我们等你回来!”他们希望,这深情的呼唤可以传递到杨浩的身边,可以带给他战胜病痛的信心和勇气!而躲开镜头后,大家哭成一团。
春考37班的爱心捐款也得到了全校师生的支持,当天,全校师生共募集善款五万七千余元。
“杨浩,不要怕,我们和你在一起!”
“希望杨浩坚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加油!”
……
一句句温暖的祝福与鼓励也通过短信、微信传达给杨浩。
懂事的杨浩也保持着以往的阳光与乐观,在医生允许下,他每天都会通过手机与班里的同学简短交流。他对父亲说:“爸爸,我不害怕,我的同学和朋友们都等着我回学校呢。真希望赶快回到他们身边!”

朋友圈发出爱心呼唤
  自从得知杨浩病情,学校负责宣传工作的贾炜老师一直与杨浩父母保持着联系。
“我们想为孩子多做一点事情。”贾炜介绍,除了第一时间由校团委发出捐款倡议外,他们还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平台和市内多家媒体向社会发出信息,呼吁救助杨浩。
目前,除市内热心人士慷慨解囊外,杨浩曾经的军训教官肖博仁也汇款给孩子,并鼓励他要坚强,一定能战胜病魔。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的爱心人士也都纷纷打电话到学校,询问杨浩病情,并通过各种形式给予帮助。
截至2014年12月25日上午,学校共筹集善款62158.6元,已经交到杨浩父母手中。
“谢谢您和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谢谢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你们给予的帮助不是能拿金钱来衡量的,给你们添麻烦了!”
“灾难面前,生命如此卑微,还好有这么多肩膀帮我们支撑着,再次感谢!”
……
与贾炜的联系中,杨浩父母一次次表达着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