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印象

2016年8月19日张家口日报—19岁王亚伟 逐梦世界顶级木工

作者:外宣办 发布时间:2016-09-05 点击数:3569

 

本报记者 段晓芳 通讯员 贾 炜

  十几年前,当王亚伟还是孩童的时候, 木工刨、 三角锉、 曲尺、 墨斗、凿子、 砂纸……这一样样工具就时常在父亲手中翻飞舞动。 时隔多年, 那成品的桌椅凳几、 门窗柜床早已在记忆中模糊不清, 而留下的最清晰的,除了那开在木头里的一朵朵刨花, 就是父亲弓腰做工的背影和满是伤痕、硬茧的双手。

  目睹父亲的辛劳, 少年时的王亚伟从来没有想过要子承父业, 去做一名木工。

  但十几年后, 上海世博展览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赛场上,19岁的他成功入选精细木工项目国家集训队, 不仅要全力备战世界级比赛, 更要为心中那个 “大国工匠”的梦想征战。


  阴差阳错入对行

  这几天,王亚伟发布在QQ和朋友圈的信息都是关于世界技能大赛的。

  8月12日,朋友圈里发的是一个在比赛场地拍的小视频, 配的文字只有简单的四个字: “明天开始”。 而QQ中的一句话, 还是泄露了赛前的心情: “战个痛快,明天开始比赛!”

  8月15日,转发了媒体关于比赛的报道, 依旧是四个字: “终于完了。” 淡淡的, 一点都不像浸泡在网络里长大的 “95”后。

  “我也是喜欢网络的, 从小最感兴趣的就是电脑。” 面对记者的疑问,王亚伟摩挲着手机,笑着回答。

  “那怎么会去学习精细木工, 这个专业, 年轻人学的不多吧?” 眼前的这个19岁男孩, 个头不高, 瘦瘦的, 特别是那双手, 指节分明, 手指细长,更像一双文艺青年的手。

  “最开始学的是动漫设计, 后来阴差阳错入了这行的。” 说起自己的故事, 王亚伟多了几分腼腆, 顿了顿,又补充道, “其实, 我爸爸会木工。”

  王亚伟是涿鹿县温泉屯村人, 生于1997年,真正的 “95”后。父亲是一个朴实的农民, 除了与田地打交道,还会泥瓦工、 木工等许多手艺活儿。

  “小时候, 觉得父亲特别能干,会盖房子, 会做家具, 但就是太辛苦了。” 王亚伟说, 父亲干活的时候,他偶尔也会跟着看。 特别是当父亲拿着木工刨, 一下一下刨木头时, 看着那薄薄的刨花随着刨刀的运动而绽放, 总会忍不住捡起, 凑在鼻子下,闻那淡淡的木头香。

  儿时的场景, 朴素的生活,刨花里散发的淡淡木香……当时间拉开距离, 过往的流光碎影格外明亮, 还带着丝丝缕缕温暖的回忆, 但这些并未让王亚伟生出子承父业的心思。

  “父亲干的都是苦力活儿, 不想走他的老路。”初中时候的王亚伟成绩中等, 相比一门门文化课, 他更喜欢电脑。 关于自己的未来, 他有过这样的设想: 坐在办公室, 吹着空调, 看着电脑,干自己喜欢的工作……

  为这样的理想,2013年,王亚伟选择就读了市职教中心动漫设计专业。 整整一年半, 他都沉浸在键盘、程序、 软件、 数据、 设计之中。 直到2015年初,命运还是出其不意转了个弯。

  当时, 市职教中心和北京市环境与艺术学校合作, 在校学生有机会到那里就读,王亚伟恰好在人选当中。

  “本来说是有室内设计专业, 正好表哥干这一行, 还很出色, 想着可以追随他的脚步, 就去了。” 而今说起当初的决定, 王亚伟表情愉悦而轻松。 但, 刚到北京的时候, 苦恼和失落着实伴随了他许久。

  “去了学校,才发现是锯木头,感觉错了!”而今说起已是一句玩笑话,但当时得知被分配到 “家具设计与制作专业” 时, 王亚伟远没有现在这样淡定。 儿时记忆里, 父亲弓着背, 一推一刨间, 那翻飞的刨花, 那烈日下的汗珠, 又历历在目。 “真的要走父亲的老路吗?” 他不止一次这样问自己, 走? 不走? 坚持? 放弃? 无数个深夜他苦苦思索,两难抉择。

  潜意识里的抵触, 内心的焦灼,使得王亚伟不能安下心学习, 许多课程没有兴趣, 几乎听不下去。 直到第一学期结束, 看着自己亲手做出的第一件作品———一个小小的方凳, 心里除了满满的成就感, 好像也找到了乐在其中的感觉。

  时光流逝, 眨眼间将近一年多时间过去, 王亚伟不仅把落下的功课都补上了, 还参加了大大小小各种比赛。 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北京赛区比赛中夺得第一名; 这次又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赛场上, 成功入选这一项目的国家集训队, 短暂的休整后, 他将全力备战世界级比赛。

  再说起当初的选择, 他笑言:“越投入, 越发现当初阴差阳错入对了行,结果好像还不错!”


  精细到比两根头发丝还细

  入行后, 王亚伟参加的第一个比赛是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那时他刚刚到北京学习不到半年, 虽然只拿到了优秀证书, 但对于精细木工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

  “精细木工是木工中的一种, 格外强调 ‘精细’ 两字, 选的材料也不是一般的板材, 而是质地细密坚韧、 不易变形的树种, 像楠木、 紫檀、 樟木、 柏木、 银杏等等。 技法也特别多, 有的还需要涂色施彩。” 说起熟悉的专业, 王亚伟眼睛里透着跃跃欲试的兴奋, 随之又腼腆地笑起来:“我做的时间还是太短, 也只能算是刚刚入门。”

  “精细到什么样的程度? 有没有标准?” 听着王亚伟的讲解, 不由想起 《礼记》 里的 “天子六工”, 木工正是其中之一。 在农耕社会, 这是非常重要的工种, 也是令人尊敬的职业。 而春秋时的鲁班更被尊为 “木工祖师”, 发明了钻、 刨、 曲尺、 墨斗等工具。 在以后的数千年时光流转中, 木工也成为了一门博大精深的传统手艺, 在中华文明史中留下了灿烂的一笔。 但不可否认, 那个依靠纯手工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了, 如今, 很少有那样神乎其技的手艺了吧!

  看记者困惑, 王亚伟似乎也陷入了困惑, 歪着头想了想, 说起了他最近的这场比赛: “比赛全程不能用一钉一铆, 木头接缝的精细度要把控在0.15———0.3毫米才算合格。 0.15毫米,大概就是两根都发丝那么细。”

  这次比赛是按世界技能大赛标准进行的, 纯手工, 王亚伟得知这一要求是在1个月前, 在那之前, 他使用的都是电动工具。

  截断锯、 推台锯、 细木工带锯、压刨机、 铣机……这些是他熟悉的“伙伴”, 要将精细度控制在0.15———0.3毫米之间, 对他而言并不难。 就在6月底的北京赛区比赛中,6个小时, 他完成了平时2天才能做到的工作量,精细度达到0.12毫米,成为了那场比赛的冠军。

  而手工锯、 框锯、 推拉刨等等,对王亚伟而言, 用起来并不顺手。“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在学校,除了跟随老师学习, 他将大量时间用在了练习上。

  早晨起来, 不到八点就一头扎进木工房, 凿、 刨、 锯、 磨……中午匆忙扒拉几口饭, 稍稍休息一下, 继续练习, 这一忙乎最早也得到晚上九点多,有时候忘了时间, 忙完一看已经是夜里十二点多。

  “任何手艺都要靠长年累月的锤炼,要熟练更要经验, 每一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 就是这样的紧迫感促使着王亚伟逼着自己在精细木工领域迅速成长。 为了提高精确度, 练习完的废木料他也不放过, 挑选出合适的,制作戒指、 手机支架等小物件来练手。

  “戒指简单, 但制作过程比较繁琐, 一块木料得先划出大小合适的圆,打一个小洞, 然后用曲线锯锯好内圈, 外边不规则的木料也得加工,雕刻刀、 锉刀、 砂纸都得用到。” 听起来就复杂繁琐的程序, 做起来更难, 耐心、 细心、 认真, 缺一不可。单单是砂纸打磨, 耗费的工夫就难以想象, “先用最粗的砂纸磨,80目的就可以, 慢慢往上推, 120目、 180目、220目、280目……一般我会磨到800目。”

  “多少就算最精细?”记者问。

  “精细永无止境!” 王亚伟回答得毫不犹豫。 他告诉记者, 带他的师傅制作家具要磨到5000目。

  “像镜子一样, 能照出人影。” 说这样的话时,19岁男孩的脸上有着敬佩,也有着坚定和向往。

  一个月的努力, 王亚伟渐渐熟悉并喜欢上了这些纯手工的工具。 而8月13日、14日的赛场上, 他还是遇到了未曾想到的挑战。

  比赛的工作台是按照选手惯用右手而设置的, 但王亚伟惯用的却是左手。迅速调整状态, 他让自己尽量适应这样的设置,全身心投入比赛中。

  第一天要制作的是一个窗框, 有一个异形的弧度, 需要先划线, 再铣出弧度, 时间紧张, 完不成作品扣去的分数更多, 王亚伟跳过了划线环节,直接铣弧度, 作品终于完成, 木头接缝精细度更是达到0.1毫米。 但看着成品, 他心里还是有着遗憾:“技术还是不熟练, 外观差了些, 不完美!”

  第二天的比赛内容是制作凳子,这是许多比赛惯考的内容, 只是这一次加入了燕尾榫, 传说这是鲁班发明的 “万榫之母”, 是传统木工中常用的榫卯链接方法, 但后来, 更多使用的是凿眼或栽木销。 若在平时, 用电动工具, 王亚伟5分钟就能完成, 但手工制作,着着实实还是头一遭。

  沉下心, 按照图纸精凿细刻, 保证缝隙拼接最精细……争分夺秒之后, 作品还是只完成了一半, 另一半来不及制作了。 最终, 两天的成绩综合在一起, 王亚伟排名第六, 获得了进入国家集训队的最后一个名额。

  当得知王亚伟是第一次手工制作燕尾榫, 裁判还是惊讶地说: “大多数新手第一次可能做都做不出来, 你已经很不简单了!”

  “还是经验不足, 练习的时间太短, 不然成绩还能再好一些的。” 比赛结束了, 面对更大的那方舞台, 王亚伟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


  享受一场任重道远的修行

  看着简单的木匠活, 越了解, 越明白, 期间的工艺其实很繁杂, 下料、 光料、 画线、 梭榫、 凿眼……每个工艺都有门道、有学问。

  “木工这个活儿, 好学, 但难精, 要做一个东西出来其实不难, 难的是不用任何钉子, 要做得牢靠、 耐用, 还美观。” 回忆起一年多来的学习, 王亚伟感叹, 精细木工看似简单, 但要学精不能一蹴而就, 特别是对于年轻人, 有这样耐心的人越来越少, “要静下心, 享受一场任重道远的修行。”

  是啊, 不静下心怎么能成为一个真正的 “大国工匠”?

  刨刀、 凿刀等木工工具都有较锋利的刃口, 需要经常修磨。 磨刀的时候, 手往前和往后的角度不能变, 两个手指头的力要均匀, 这种平衡和均匀,需要 “用心一也”;

  搬木方、 拉大锯、 刨木板, 这样粗活, 反复训练, 才能打下最扎实的基本功;

  简单的刨花, 要刨出一朵又薄又匀的花朵, 许多木工终其一生也许都做不到。 只有刨得好看, 木头才可能均匀、平整;

  ……

  如今, 这些讲究, 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但王亚伟告诉记者,既然走上了精细木工这条路, 他还是愿意干下去, 并干得更好。 而一场场实战, 不仅让王亚伟对自己的长处和弱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更让他明确了自己要努力和钻研的方向: “我喜欢古典家具, 以后要更好地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不忘本,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学好。 但也不会墨守成规, 会融入现代思维, 西方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 好的元素都可以糅合起来。”

  除了木工, 曾经着迷的电脑知识他并未放弃, 各种软件都会抽时间学习, 如今, 在学校, 他的平面设计、3D设计小有名气。

  “锯子时代” 已经过去了, 流水线取代了手工制作, 新兴科技日新月异, 面对这样的现实, 王亚伟有自己的思考: “电动工具的使用, 精细化程度要求更高, 我们必须走到世界的舞台上去磨练自己,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并适应时代的需要。”

  “大国工匠”的种子已经生根,期待,这个19岁的年轻人,终将实现自己的梦想。


世界技能大赛

  由世界技能组织举办,每两年一届,是当今世界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竞赛,被誉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水平。

  迄今为止世界技能大赛已举办43届。举办机制类似于奥运会,由世界技能组织成员申请并获批准之后,在世界技能组织的指导下与主办方合作举办。历届世界技能大赛以在欧洲举办为主。欧洲以外的地区,只在亚洲举办过4届,即第19届(1970年)日本东京、第32届(1993年) 中国台北、 第36届(2001年) 韩国汉城、第39届(2007年)日本静冈县。

  2010年10月,我国加入世界技能组织后,分别于2011年、2013年、2015年参加了41、42、43届世界技能大赛,累计取得5金、8银、7铜和29个优胜奖。特别是2015年,我国取得了5金,6银、4铜和11个优胜奖的好成绩,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将在阿联酋的阿布扎比举办,参赛选手年龄要求低于22周岁。

  此次在上海举行的2016中国技能大赛———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涉及建筑与结构技术、艺术与创意、信息与通讯、制造与工程技术、个人与社会服务和交通与物流等六大领域,并采取“分散+集中”的比赛组织形式,在全国13个赛区组织开展选拔赛,近千名选手参加。此外,此次比赛中,还邀请了俄罗斯代表团与中国选手一起进入赛场,参与到九个项目的“展示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