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印象

2012年9月7日《张家口广播电视报》专版报道了我校教师任佳爱心资助学生的事迹。

作者:党委办 发布时间:2012-09-7 点击数:3699

师生.姐弟.真情

任佳老师和她的学生张振林的故事 
2011年8月份,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办公室来了位特殊的客人,他走起路来左腿一跛一跛的,穿着一件蓝色的半截袖褂子,褂子前襟是一排形状颜色不一的扣子,依稀看得出后缀的痕迹。他的话感动了在场的人:“由于贫困,我家孩子本来要辍学,但是你们学校的一位老师帮助了我们,一直资助着我们。我心里很感激,觉得这件事不吐不快,所以违背了和老师保密的约定,决定来学校表达我对这位老师的感谢。”他是职教中心学生张振林的父亲张品,他口中的老师是张家口职教中心的代课教师——任佳,月薪400元,年薪不过4800元的她却以自己的拳拳爱心三年资助近两万元,圆了一个学生的大学梦。说起这件事,张品的眼泪横流。
班有贫困生,她心生帮助之心
1993年,张振林出生在阳原县东井集镇东福地村,在他三岁的时候,由于忍受不了贫困,他的母亲撇下张振林和张品离开了。在张振林的印象里,父亲张品是一个一手拿着工具,一手按着伤腿挪动步子的线条人物。虽然张品从来不短张振林的吃穿用度,却很少有父子间的交流。没有上学的时候,他就拽着父亲的衣角,父亲走到哪,他就跟到哪。父亲坐下来给人修鞋,张振林就安静的坐在一边玩自己的。上学后,父亲每天还是重复着自己的工作,家里没人做饭,张振林就挎着一个布书包找爷爷奶奶。爷俩倒也过了十六个年头。
2009年9月,张振林考上了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兴奋之余又为学费发愁。张品好容易东拼西借的凑够了张振林高一的学费。虽然来到了学校,张振林却忧心忡忡,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没钱支持的学习之路可以走多远。
2009年10月,按照学校惯例,新生班主任会在期中考试之后召开一次家长会。微机155班班主任兼代课教师任佳接到了张品的电话。“老师,我能不能不去参加家长会?我身体有些不方便。”电话那端用征求的语气问。“那孩子的妈妈怎么不来?”任佳心里有些不高兴,心想这家长怎么这么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啊。当得知张振林是单亲家庭,并且父亲张品左腿先天性残疾的时候,任佳的第一反应是:自己说话太唐突了。
随着接触的增多,任佳了解到,张品为了供张振林读书,在阳原县城租了个小屋,每天靠在县城修鞋来供孩子念书,一天下来,多的时候收入三四十元,少的时候就几块钱。几百元的收入,付完房租后就所剩无几了。为了每月能给孩子多一些生活费,张品白天出摊修鞋,晚上就给人盯工地,一整天都难得合眼。但人身毕竟是肉做的,没捱几天,张品身体就吃不消了。
除了想法子挣钱,张品还得想法子省钱。阳原的冬天最冷时能达到零下三十度,普通人家会早早备上几吨煤炭,暖和过冬。张振林家却是一袋一袋的买,不至于因为烧不完浪费钱。有时候实在冻得不行,就烧上一会煤,其余时候能不烧煤就不烧煤。张品的脚经常冻得肿起老高,脱袜子就跟撕皮肉似的疼。在张品的心里,只要儿子有出息,自己就不觉得难。
沉甸甸的父爱感染了任佳,她对张品心生佩服,同时希望能为张振林和张品做些什么。正好赶上学校收书本费,任佳二话没说拿出钱来。但是真正开始这项长期资助工作,是在见到张品本人之后。
为留住学生,她勇担生活费用
高中三年,张品总共来过学校两次,一次是看望儿子。一次是向学校表达感谢。任佳清楚的记得第一次见到张品的情景,那是2010年元旦,由于路程不太近便,张振林没有回家,张品便来到学校门口等儿子下课。事先知道张品要来的任佳接待了他。张品身上的破旧棉袄是好几年前早已被淘汰的老款式,棉袄的领子又黑又皱,裤腿上沾着泥点子。他的手指关节尤其粗大,指甲缝里都是深色的污泥,手掌老茧很厚,由于左腿先天残疾,走起路来有些吃力,他就用手按着腿走。得知张品没有吃饭,任佳打算带张品在学校附近饭馆吃点饭,然而常人走几分钟就能到的地方,张品却走得尤其吃力。任佳见此内心不落忍。
二人来到一个看上去相对干净的饭馆等张振林下课。饭间,张振林和张品两父子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你现在成绩能排年级多少名?”张品低头边扒拉饭边问。“九十名左右。”张振林看了父亲一眼,有点疑惑,父亲从来不会问名次,只是让他尽力学东西。“成绩也不好,考大学估计是没什么希望了。”张品自己小声嘟囔,紧接着,张品说:“你奶奶查出患了癌症,需要用钱,要不你背着书包回家打工吧。”此话一出,任佳、张振林的身子震了一下,张振林一言不发,嘴唇紧抿,牙关咬得嘎吱作响,口中的筷子都被咬出了一圈细弯的牙印。
久久的沉默后,任佳出声了:“叔,孩子读书的生活费我给负责,学,是必须要上的。”张品看着任佳动了动嘴角,这个才41岁的中年男人苦笑的时候,嘴角的皱纹能挤成两个小漩涡。
临走时,任佳塞给张品50块钱,说是路费。张品脸上又出现两个漩涡,他讪讪的收下了。
生活再紧张,她资助从不间断
在资助张振林的过程中,家人及学校给予了任佳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答应张品资助张振林后,任佳将此事告知了未婚夫,也是她现在的丈夫。未婚夫表示只要是好事,自己无条件支持。刚开始资助张振林的时候,任佳夫妻二人仅靠着当时男方的500元工资生活,连炒菜放几克盐都得计较着,更别提买衣服了。后来任佳未婚夫工资稍微长点的时候,二人想的不是如何改善生活,而是每月再挤出200块钱给张振林。每月未婚夫还会提醒任佳:“这月给了没?”
2011年临近春节,任佳发现张振林穿的衣服还是学校发的几件校服,心里明白每月的600块钱只能维持张振林的基本生活,于是自己又掏腰包给张振林和张品买了两件棉服。
高三分班后,张振林被分到了别的班级,任佳却始终坚持着作为班主任的这份责任,哪怕是结婚的时候,家里需要买家什,钱特别紧张,连钢榍儿都难找到一个,但是任佳都不会动用给张振林的钱。
“在这件事上,我的家人和学校都很支持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因为在高二时我每月才400元的工资。没有学校减免两年学费的决定和家人的支持,资助张振林这件事我不一定能做到底,张振林也是无法完成学业的。”任佳坦言。
难得有编制,她立志奉献到底
2011年8月,张品来到学校,才有了开头那一幕。任佳请求校领导能够保密,张振林马上面临高三,她不希望此事带给他太大的压力,影响考试情绪。张振林很争气,2012年7月,他以657分的高分考入河北科技大学。分数出来的时候,张振林兴奋的给任佳打电话,还很调皮的说:“你猜猜,我考了多少分?”二人的关系如同姐弟一般亲切。暑假期间,张振林在工地打临时工。任佳首先知道后,一再嘱咐:“注意别伤着。”有时候在报纸上看见有关大学生助学政策,任佳都会告知张振林。
9月4日晚上,张振林坐上了去秦皇岛的火车。电话中,张振林说了这么一段话:“任老师,其实我一直想叫你姐姐。我知道你想问我关于我妈妈的事情,但是你又怕我伤心,你不问,我也不会主动说。我的记忆里是没有母亲的,在我心里,你所做的比我的母亲多得多,如果没有你的帮助,就没有今天的张振林,也许我只是一个服务员、一个杂工,你给我的不仅是帮助,更是一个未来,谢谢你。”
2012年7月,在市职教中心全校教职工大会上,这件善举终于被公诸于众。
可喜的是,2011年冬天,通过带班、工作成绩和奖效多方面的考核,任佳在新一批的入编教师名单中榜上有名,“这样我就有宽裕的资金去帮助更多的孩子们了。”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任佳的胸怀远不止于此,虽然送走了自己带的第一届学生,但是还会有第二届、第三届,“作为班主任,面对家长,我们代表着学校,肩上扛着责任;面对学生,我们代表着家长,双手履行义务;我们不可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我可以为教好学生付出一颗爱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做出我的奉献。”
(记者 弓立美 通讯员 贾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