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师生服务2018年全国“两会”侧记
作者:外宣办 发布时间:2018-03-26 点击数:2196
清晨6:30
北京的早春,天光熹微。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全国“两会”安检服务队的成员们已经有序地开始了第一班岗前的准备工作。
“全体都有,检查着装。向右转!齐步走!”刻意压低了声音的口令仍然不失威严。人大代表就住的宾馆里,早班组负责人王紫藤带领着组员们迅速列队,整齐有序地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开始了一天中的第一班岗。“我们正常的上岗时间是在7点钟,但是我们每天都会提前半小时到岗,让上一个夜班的同学早点撤下来吃早餐。”
“提前半小时上岗”,是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全国“两会”安检服务队三个班次的同学们彼此之间小小地“默契”。而这份默契体现出来的,却是同学之间深深地情谊。
上午11:00
“每天上午的11点左右,是“两会”代表们集中返回宾馆的时间。这个时间段里值机员安检任务是最重的。我们要在2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保证150多名代表的随身物品通过X光机的检验。”职教中心学生、全国“两会”安检员乔龙彪这样说,“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检查每件过机物品的时间不能超过10秒钟。”
“在服务‘两会’的这段时间里,我们每一个值机员都练成了一双‘火眼金睛’。”另一位值机员赵程冉笑着说,“关键还是在学校时学习的安检课程,给我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是我吹,每一件过机的物品,不管是固态的,还是液态的,无论摆放的姿态是怎样的,我们只要看一眼颜色和轮廓,基本上就能判断出是什么东西。”
下午4:30
“老师,我还能坚持下来,您千万不要送我回家,我想和其它的同学一起完成安检任务。”去往医院检查的路上,职教中心安检服务队的学生孙国庆向带队教师一再请求。
“我们带队老师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保证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可是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好像成了‘最难’开展的一项工作。在北京执行任务20多天,谁还没有个头疼脑热、水土不服?可是这将近100个孩子里,没有一个因病、因事请假的。”市职教中心带队教师林洪帅苦笑着说,“我们班的刘英杰,在北京服务的20多天里,姥爷去世了,孩子谁都没告诉。直到全国政协会议闭幕,他所在的宾馆所有安检工作结束,队员们马上要撤回学校的时候才和我请的假。”
“孩子们太要强了!每一个孩子都把服务‘两会’作为自己的至高荣誉!”林洪帅这样总结。
“报告队长!机检发现异常!包内存有疑似危险物品!”突如其来的“警情”,打破了深夜的寂静。
为检验安检水平,“两会”安保指挥部特别暗中安排了工作人员在深夜暗藏违禁品突然“造访”。但是这次检测,又被市职教中心安检服务队的成员们轻易查出。
“一开始上夜岗,还真的是有点不太适应。为了在夜岗上不犯困,我们每个人的水杯里都泡了特别浓的咖啡。”安检值机员杨雯溪说,“凌晨2、3点钟,是精神最容易松懈的时间,但是作为服务全国‘两会’的安检队成员,无论在什么时间都不能有一分钟的松懈,这是我们的使命与职责。”
全国“两会”安检工作结束后,张家口市职教中心的赵庆一、刘涵冰、王紫藤、杨雯溪、王晶、朱宝萱6位同学因在“对抗演练”中成绩突出,被北京市公安局授予特别嘉奖。
北京市公安局领导为立功同学颁奖
“孩子们服务的地点相对比较分散,我和林洪帅、张亚林两位老师每转两个服务岗位,基本上就要10个小时。大半天的时间都在路上了。即便是这样,我们都要坚持每天转岗。多看看孩子们,我们才安心。”张家口市职教中心顾问、学校安检服务的老专家宁世兰主任这样说。
带队教师每日搭乘地铁、公交转岗
“不光安检服务工作要保证万无一失,如果学生工作做不好的话,就‘一失万无’了。这是我从宁主任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带队教师张亚林这样说道,“通过这次带队,我们从学校老一辈教育工作者身上学到的精神受益终身。踏实、扎实、求实是我对这种工作精神的总结,我希望以后也能继承这样的工作作风,认认真真地完成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
2018年2月26日到3月22日,是张家口市职教中心100名师生参加2018年全国“两会”安检服务工作的日子。在这26个看似平凡无奇的日夜中,市职教中心安检服务队第3次圆满完成了全国“两会”的安检服务任务,也是累计第10次参与并圆满完成了如“九·三”阅兵、“一带一路”峰会、“十九大”会议等重大国内、国际盛会的安检服务任务。在历次服务中,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安检服务队总能向大会举办方递交一份又一份满意答卷,并多次受到与会嘉宾及相关单位、领导的高度赞扬与肯定。可以预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这样一支技术过硬、工作扎实、作风严谨的“明星”队伍,将继续在更多、更重大的世界性盛会舞台上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全国“两会”安检服务任务结束后,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师生受邀参观天安门城楼